close

84240919_10219961654099084_7279612195376201728_n.jpg - 紐西蘭潛藏新星: 席哈&波爾多調配法

當提到紐西蘭的葡萄酒,我想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 Sauvignon Blanc 與 Pinot Noir 吧?但上週參加了一場研討會,主題以「紐西蘭潛藏新星: 席哈&波爾多調配法」為出發點介紹了一些較不常討論的議題,不過確實引起大家的深思,在說我的想法前,我想概略介紹一下會中的介紹,當然介紹的方式會有所修正,以我個人的觀點來說:

紐西蘭的葡萄園面積約為38,073公頃,葡萄酒年產約3億公升,相較於全球約250~271億公升來說其實比例不高,出口後的零售價格相對會來的較高一些,以台灣為例中等的酒款售價約在$600~800左右,中上或高階酒款通常會在$1600以上。

84089554_10219961658299189_834552771708452864_n.jpg - 紐西蘭潛藏新星: 席哈&波爾多調配法

紐西蘭不同於北半球,而是相反的狀況,越靠南邊受到南極的影響越大,所以北島會比南島的均溫來的高一些,不過整體來說大部份還是屬於涼爽至溫和的海洋型氣候,也就說是即便緯度與北半球的地中海一帶緯度相同(北島約與西西里島,南島的中奧塔哥與於夜丘一帶相似),但均溫仍會相對較低,所以這邊更重視「北向坡」的葡萄園,不過也隨著微氣候、地型、土壤等因素發展出不同特色的葡萄園,並不能一概套用大區的整體概述。

84267486_10219961657499169_155538465348386816_n.jpg - 紐西蘭潛藏新星: 席哈&波爾多調配法

而關於『Syrah』這個品種其實需要在溫暖的氣候才能發展良好的品種,甚至炎熱地區能生產出酒體飽滿適合陳年的風格,但在涼爽氣候下是不利的,由下圖來看席哈在紐西蘭的生長空間並不多,從北島的 Northland 開始一路向南,其中種植面積最大的是 Hawke's Bay 然後是 Auckland,到了最南的 Canterbury 已經達到了熟與不熟的最南臨界點,再往南就會面臨葡萄無法成熟的氣候因素;但也因為紐西蘭的狹長島型、南阿爾卑斯山、土壤與個別葡萄園的因素,讓紐西蘭的Syrah』反而表現出多元的風格,或許跟教科書上說的近乎於隆河的風格一樣,但我個人覺得反而更多取決與葡萄園地塊,與釀酒師風格會在酒液中的反饋更多,例如「Gimblett Gravels」一帶的「Trinity Hill」因地塊與釀造手法使他們的頂級酒款「Homage Syrah」風格偏向於「Cote-Rotie」的濃郁飽滿、富含香料與桶的影響;而「Waipara Valley」一帶的「Greystone」因為介於南端的 Canterbury 原本是不適合種植 Syrah 的,但山谷與西北風帶來的升溫效果,反而讓他們釀出極為細緻的 Syrah,這與偏北的產區是完全相反的風格,這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特點之一。

83836851_10219961660499244_1396333278549508096_n.jpg - 紐西蘭潛藏新星: 席哈&波爾多調配法

而「波爾多調配法」的酒款其實總生產量只佔紐西蘭葡萄酒的3%,而出口量則僅1%,主要是以 Merlot 為主體,但會與 Cabernet Sauvignon 等波爾多品種混釀,主要的產區集中在北島,尤其以 Hawke's Bay 一帶的種植面植最多,而其中的「Gimblett Gravels」以沖積、礫石為主的是重中之重,風格更似波爾多的左岸;話雖如此,但這類型的葡萄酒常因CS的熟度不夠而讓酒液常帶有草本類與青椒的風味,這是我個人不喜歡的味道,當然在好的年份(較熱的)還是有一些不錯的酒款與風味出現,但相較於SB、Pinot Noir 與 Syrah 來說比較沒那麼討喜,不過也因為「全球暖化」因素,而使得一些釀酒師能注入一些觀注在波爾多調配法」上面。

84141919_10219961666299389_2596924290167209984_n.jpg - 紐西蘭潛藏新星: 席哈&波爾多調配法

此外我們也在「蕭希辰」老師的帶領下品飲了六款酒,我把心得記錄在下面,讓大家參考:

84300199_10219961643898829_4714028599395483648_n.jpg - 紐西蘭潛藏新星: 席哈&波爾多調配法

1.Fromm Vieyard Syrah Marlborough 2016:

紅色水果、酸櫻桃、白胡椒(很明顯)、櫻桃、花香、辛香料、淡淡的甜椒、草本;干型、酸高,單寧中、酒精中,酒體中+,口中感受是高酸度微微的尖度,酒體柔順,果味的集中度高,辛香料感的尾韻也很明顯,味道相對瘦一些,酒體醒開後花香調特別奔放。

2.Te Awanga Estate Trademark Syrah Hawke's Bay 2015:

雪杉、黑莓、李子、紅色漿果、黑胡椒、煙薰與一些蜜餞類的風味;干型,酸高,單寧中+,酒精中,酒體中+,辛香料的風味較明顯,果實的熟成度較高,但果味的集中度較不足,隨著醒酒的時間拉長細緻的蜜餞風格越突出。

3.Elephant Hill Earth Syrah Hawke's Bay 2015:(A)

櫻桃、黑梅、紅色水果、胡椒、石墨、黑色水果;干型,酸高,單寧中+,酒精中,酒體厚;整體的均衡感非常好,胡椒、黑色水果風味為主體,呈現出濃柔風格,但即仍讓人覺得風味還很閉鎖與年輕,有很強大的陳年實力,尾韻帶點蜜餞、胡椒、辛香料與乳酸感,這款酒是三款 Syrah 我最喜歡的一款。

4.Pegasus Bay Maestro North Canterbury 2015:

花香、櫻桃、紅色水果、煙薰、青草、薄菏、尤加利與黑醋栗;干型,酸高,單寧中+,酒精中,酒體中+,口感屬於柔順型,帶點清涼感,雖然有草本調性,但並不讓人討厭,果味集中度也很不錯,尾韻帶點辛香料感。

5.Hans Herzog 'Spirit of Marlborough' Marlborough 2013:

草本、中藥草、仙渣、黑醋栗、櫻桃、青椒、草莓;干型,酸高,單寧中+,酒精高,酒體中+,口感屬於柔順型,果味略弱一些。

6.Villa Maria Reserve Cabernet Sauvignon Merlot Hawke's Bay 2016:

草本、櫻桃、黑醋栗、仙渣、紅色水果、微微青椒與紅色水果;干型,酸高,單寧中+,酒精中,酒體中+,口中帶有明顯的草本風味,但偏向尤加利與新鮮青草,酸度表現的特別好,中烘的桶味與果味融合的滿不錯的,這款是三款波爾多混釀中我最喜歡的一款。

參考資料:

1.蕭希辰老師的講解

2.葡萄酒與烈酒認知風格與質量

3.世界葡萄酒地圖(第七版)。

最後,也歡迎大家加入我的FB粉絲專頁「阿宅Wine的異想世界,那邊會有更多單瓶酒的品飲心得,也歡迎中部的酒友們加入「大中部酒友會」與「中部酒類研究社」一起討論各式酒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大(阿宅) 的頭像
    F大(阿宅)

    阿宅Wine的異想世界

    F大(阿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