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與2016在波爾多都是很不錯的年份,至於那個年份比較好呢?通常在一般人的認知中2015會比2016好,但在波爾多當地則會覺得2016比較優秀,至於我個人的經驗中則是各有優缺點,但我個人覺得還是要看當年份酒莊的調配比例是什麼,才能真正的去知道他當年度想表現的風格是什麼?而且有些酒在剛開瓶的時,你覺得酒體雖然均衡,但是風味卻有一些說不出的不足,但是當開瓶第二天再度拿出來的品飲時,卻能爆發出讓人非常驚艷的的味道,原本帶著不足的味道,卻變成酒體飽滿,果味集中的風格,尤其是在 Cabernet Sauvignon 比例越高時越能見到這種狀況。
「Château Pey de Pont 2015」就是這種狀況,15年是由55% Merlot、40% Cabernet Sauvignon、5% Cabernet Franc 組成,12個月法國桶中熟成,剛開瓶時會由雪杉、溼土、烘烤咖啡豆、黑醋栗、櫻桃、紅色水果與煙薰風格組成,風格較微輕柔,但開瓶第2天口感則變的濃郁飽滿,有較多的黑李風味,所以如果你不懂如何喝他,你真的會錯過他最美好的風味,我會建議開瓶後過醒酒瓶(1~2小時),或是瓶醒3小時~半天,他的風格會變成我滿喜歡的濃、純、柔風味。(A)品飲完後能瞭解 WE 為何會給他92分的評價,而且還說最好在2022年後才會進入他最佳的適飲期;此外他也獲得了2個金牌(Gilbert & Gaillard 2017、Challenge International du Vin 2018)。
「Château Pey de Pont 2016」的風格則與15年略有差異,57% Merlot、36% Cabernet Sauvignon、4% Cabernet Franc、3% Petit Verdot,較高的梅洛比例,讓16年似乎現在品飲起來就已經很可口了,少量的 Petit Verdot 讓酒體一開瓶就顯的較為飽滿,不需要過多的醒酒(瓶醒約30分鐘即可),他的風味比起一開瓶的15年似乎來的更好一些,此外16年也獲得了WE 88分,還有波爾多-阿基坦葡萄酒大賽2018金牌。
整個品飲實驗後,相比之下我個人比較喜歡2015年,但2016年開瓶後不用久待就很好喝的風格也許會是目前市場更容易接受的品項,你們也可以把2個年份都買回去試試垂直品飲,看看那個年份會是你們比較喜歡的?
酒莊介紹:
Château Pey de Pont 酒莊從1850年代以來就已經存在,在第一版的「Bordeaux et ses Vins」就有提到這家酒莊(Cocks et Féret 波爾多城堡百科全書)),此後歷經3個家族的經營。
1874年,它總共生產了90桶酒,到了1932年,被列為波爾多的「Cru Bourgeois」等級。
1950年後由 Jean REICH 先生購買了這座約12公頃的莊園,並擴大了葡萄園,只是當時他們把產品交給了合作的釀酒廠進行銷售,而他的兒子 Henri 之後也加入了莊園的營運團隊之中。
酒莊最大的改變是在1997年,酒莊的第三代(Henri 的子女 Laurent 和 Olivier),做出了自行釀造與裝瓶的決定,並且再度擴大葡萄園的規模。
經過3代的工作,Château Pey de Pont 現在在 Medoc 擁有2塊葡萄園,約41公頃左右,總產量約為25萬瓶/年。
葡萄園:
Commune de Bégadan:
面積:21公頃
密度:8000英尺/公頃
土壤:砂礫
地下室:黏土
葡萄品種:55% Merlot、40% Cabernet Sauvignon、5% Cabernet Franc
平均年齡:35歲
Commune de Civrac en Médoc:
面積:20公頃
密度:5000英尺/公頃
土壤和底土:粘土石灰石
葡萄品種:55 % Merlot、40% Cabernet Sauvignon、5% Petit Verdot
平均年齡:20歲
最後,也歡迎大家加入我的FB粉絲專頁「阿宅Wine的異想世界」,那邊會有更多單瓶酒的品飲心得,也歡迎中部的酒友們加入「大中部酒友會」與「中部酒類研究社」一起討論各式酒款!
參考資料:
1.Château Pey de Pont 官方網站
2.卡迪鎧國際的書面資料
3.世界葡萄酒地圖(第七版)
4.Crus Bourgeois Du Medoc Selection Officielle 2016
其他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