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封面.jpg - Peter Lehmann

週二(11/8)接到『東順興』的邀請,參加了他們在香格里拉台北遠東國際大飯店舉辦的「Peter Lehmann 首席釀酒師大師講座」,我參加活動的習慣是在活動前半小時到一小時就會提前到活動場地,當時我看到了「Ian Hongell」非常認真的親自在試酒,甚至自己在倒學員們要試飲的酒款,這種力求完美的作風真的讓我還滿感動的。

釀酒師3.jpg - Peter Lehmann

我在下午的大師講座中一共試到了「Peter Lehmann」的四個酒款11瓶酒的垂直品飲:
1.Margaret Semillon 2009
2.8 Songs Shiraz 2004、2008、2012
3.Mentor Cabernet Sauvignon 2009、2012
4.Peter Lehmann Stonewell Shiraz 1998、2001、2005、2011、2012

而在晚宴上又試到了四款酒款(1白2紅1甜),所以這場活動中我一共試到八個酒款15瓶酒的品項,真的是大豐收的一場品飲會。

酒1.jpg - Peter Lehmann

「Peter Lehmann Wines」的起源是因為1979年,當時南澳的葡萄供過於求,而Peter服務的Saltram酒廠的上司不願意收購葡萄農生產的葡萄,使得葡萄酒農們面臨破產的危機,而Peter秉持著誠信伸出了情義之手,自己募資買下所有葡萄並釀造成葡萄酒,接著在1980年以自己的名字成立了酒廠,加上Saltram酒廠的三位釀酒師Andrew Wigan、Charles Melton跟Leonie Lange跟一位工程師Mick Anderson也出走加入了Peter的團隊中,從而使的Peter酒廠團隊更加的完整。

Peter Lehmann成立酒廠後,一開始是將收購來的葡萄釀成酒後以散裝酒出售給其他的公司,不過到了1982年散酒裝也開始供過於求,Petere為了渡過這個新的危機決定將酒廠轉向,自行成立自有品牌的瓶裝酒,也就是因為這個重大的決定,不但使Peter Lehmann的系列酒款聲名大漲,而且還讓巴羅莎谷的名氣暴漲,不但奠定了巴羅莎谷在澳洲產區的重要地位,同時使得澳洲在國際葡萄酒版圖上佔有一席之地。

1044612_563608350358002_283815260_n.jpg - Peter Lehmann

「Peter Lehmann Wines」的自有葡萄園生產的葡萄僅佔整個酒廠的2%,因為當初Peter Lehmann的義舉,目前仍跟BAROSSA產區中的140個葡萄農保持著合作關係。

13754705_1303742083011288_5269372501521894179_n.jpg - Peter Lehmann

大概介紹了Peter Lehmann酒廠的故事後,來大概介紹一下產區,BAROSSA產區是由Barossa Valley Region與Eden Valley Region兩個部份組成:

『Barossa Valley Region』的特色是位於海拔180~300公尺高度,年雨量500毫米,以鐵岩與石灰岩土釀為主,而且在炎熱與干燥的氣候能生產出酒體飽滿、柔和、濃郁口感與黑色水果果味的葡萄酒,並且有良好的成年實力,這個地區尤其是老藤的Shiraz、Grenache、Matart(Mourvedre)跟Cabernet Sauvignon都有不錯的水準。

『Eden Valley Region』的特色則是位於海拔400~600公尺高度,年雨量750毫米,有適中至溫和的氣候,不同的海拔與區域各不相同,但在涼爽的葡萄園中能生產出很優質的Riesling,而這個地區也有生產Shiraz、Cabernet Sauvignon、Merlot、Chardonnay。

巴羅沙.jpg - Peter Lehmann

而與Peter Lehmann合作的140個葡萄農,遍佈在各個不同的地區中,讓Peter Lehmann能夠將Barossa地區的特色展現與整合,而生產出更優質的葡萄酒。

15002295_10210220826704487_2126038737872083826_o.jpg - Peter Lehmann

Peter Lehmann的核心酒款,則是區分為旗艦、大師系列、未來系列與特藏系列,當然還有其他非常多的品項,不過這次只以這四款為主要的介紹酒款。

酒0.jpg - Peter Lehmann

上面就概略的介紹到這邊,下面就來介紹這次品飲酒款的心得:

1.Margaret Semillon 2009:這個款酒只在不銹鋼桶中熟成,然後在瓶中熟成五年才會上市銷售,Ian Hongell也說之前有試過在橡木桶中熟成,不過效果不好,而酒色是稻金黃色,香氣以萊姆、微微柑橘為主,常溫會有點焦糖與微微的皮革;口感表現出中等且均衡的酸度,以萊姆與微微的熱帶水果為主,然後帶點微微的圓潤感,尾韻有很豐富的礦物味,很適合搭上海鮮,雖然我沒問釀法,不過我覺得這款酒應該是有採用「Sur lie」的做法而且是靜置未過濾,所以才會產生像在橡木桶中熟成的口感。(A)

酒5.jpg - Peter Lehmann

2.Mentor Cabernet Sauvignon:這個系列是在100%的法國新桶中熟成16~18個月。

2012年份:使用100%的Cabernet Sauvignon釀造,以黑醋栗、青草、微微藥草、干果跟甜美的氣息為主,酒體輕柔酸度中等、單寧中等,口感較圓潤甜美。(A-)

2009年份:這個年份是以Cabernet Sauvignon為主,再加入一點馬爾貝克混釀,以黑醋栗與甜香料香氣為主,果香較12年份來的差,酒體要輕柔,帶著中等的酸度,單寧適中,果感甜美度明顯,還夾雜著咖啡與可可的味道,然後是微微的香料尾韻。(A-)

這個系列,沒醒酒時的果感會更濃郁,甜美果感依舊,我們在大師講座時喝到的是開瓶直接過醒酒瓶,晚宴喝到的是直接瓶醒3小時,我覺得比過醒酒瓶來的更優。

酒4.jpg - Peter Lehmann

3.8 Songs Shiraz:

2004:紫黑色酒色,以煙薰、黑莓、黑色水果、干果、甜美香氣與一些些的辛香料氣息,中等酸度,單寧強中帶柔、果感甜美中夾著葡萄干與巧克力的複雜度口感,辛香料的尾韻較低,也是3個年分中我最喜歡的一年。(A+)

2008:調性與04年份差不多,不過酸度中等偏高,而且辛香料的尾韻較明顯一些。(A-)

2012:紫黑色酒色,微微的干果、煙薰、黑莓、花香、干果等香氣,中等的酸度與單寧、果感甜美,尾韻長度較長。(A-)

經過發問,Ian Hongell說12年的可能需要再5~8年後才會熟成,而這個系列的酒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酒體會越醒越柔,而且葡萄干的味道會越明顯。

酒3.jpg - Peter Lehmann

4.Peter Lehmann Stonewell Shiraz:

1998:以黑莓、干果、甜香料為主的香氣,酸度中等,而且單寧感與酒體都顯的還非常強壯,口感是漿果、乳酸、可可與較明顯的辛香料感。

2001:以葡萄干、黑莓與甜香料為主,口感甜美、酸度中等,辛香料感較強,口中有巧克力、可可與乳酸融合的味道,然後是略微的馬德拉酒的口感,也是五個年份中我喜歡的一款,Ian Hongell說這是因為2001的氣候比較熱,所以果實比較成熟。(A+)

2005:以櫻桃、黑莓、葡萄干、甜香料為主的香氣,酸度中等,澀度較重,但口感圓潤,還帶點黑巧克力與微微的辛香料感,一樣是甜美感超明顯。(A)

2011:以黑莓、微微的辛香料、青草(微微的仙草)、酸度中等、單寧感較重,但口感的圓潤度高,加上可可、咖啡與甜美的果感,尾韻是微微的辛香料感,但不辣口。(A)

2012:以花香、黑色水果香氣為主,果香較不明顯,中等的酸度,單寧感較明顯,酒體顯的非常強壯,然後是漿果、可可等較甜美的味道,尾韻是一點點的辛香料。(A-)

這個旗艦款有的是澳洲直接帶來的,還有從日本調來的貨,會選擇這樣垂直品飲是為了展現他們家的酒款是有很強大的陳年實力的,確實,這一系列的品飲真的會讓人感到年輕與陳年的酒款差異有多少,而選擇1998年份的酒是因為這是Ian Hongell與Peter Lehmann合作釀酒的第一個年份。

酒2.jpg - Peter Lehmann

5.Peter Lehmann Portrait Dry Riesling 2015:這款酒以熱帶水果(鳳梨)、柑橘加上一些些汽油味(硝石)為主的香氣,干型,果味新鮮,酸度中等偏高,非常均衡與乾淨的味道,以微微白柚果味為主,加上很清脆的酸度,這款酒就是為什麼我在「台北精緻酒展」會推大家去試這個系列酒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口感:A-;考慮價格:A)

酒6.jpg - Peter Lehmann

6.Peter Lehmann Portrait Shiraz 2013:以藥草、煙薰、辛香料跟黑醋栗為主的香氣,酸度中高,漿果加上可可、焦糖,尾韻是辛香料加上微微葡萄干。(A--)

7.Peter Lehmann FUTURES Shiraz 2013:以黑醋栗、辛香料為主的香氣,然後是超濃的果感,帶點點辛香料、可可與葡萄干,口感呈現出超甜美的口感,而且越醒酒體會越柔,然後是干果與甜美的尾韻。搭上燉飯跟五花豬超搭的。(A)

酒7.jpg - Peter Lehmann

8.Peter Lehmann BOTRYTIS SEMILLON 2013:使用了30%的貴腐葡萄來釀造,而且是使用單一園的SEMILLON葡萄,以濃郁的柑橘,微微的蜂蜜、葡萄柚跟白花再加上一些些氧化的香氣,口感呈現超高的甜度,口感是柑橘、糖蜜與微微的茶感尾韻。(A)

酒8.jpg - Peter Lehmann

全部的酒款試完後,讓我覺得最驚艷的是,這間酒廠的作風並不像台灣多數進口商主打頂級澳洲酒都會選擇以橡木桶濃郁風味做首選,而且是以呈現當地風土特色與葡萄原味為特點,我給他們家的酒很高的評價。

晚宴.jpg - Peter Lehmann

這場品飲會中環場一看,一樣又都是酒界、媒體達人們,不過讓我認識了「浪子酒歌」、「屈享平(Hp Chu)」、「李清蘭」老師們,還有多位酒界名人,在期間與他們的交談中又讓我這個小嫩嫩學了不少東西,也感謝代理「Peter Lehmann」的「東順興」邀請我參加了這場品飲會!

李老師.jpg - Peter Lehmann

最後也歡迎大家加入我的FB粉絲專頁「阿宅Wine的異想世界」,那邊會有更多單瓶酒的品飲心得,也歡迎中部的酒友們加入「大中部酒友會」與「中部酒研社」一起討論各式酒款!

 Peter Lehmann介紹影片:

附上活動中的其他照片:

酒9.jpg - Peter Lehmann
餐2.jpg - Peter Lehmann
餐3.jpg - Peter Lehmann
餐4.jpg - Peter Lehmann
餐5.jpg - Peter Lehmann
餐6.jpg - Peter Lehmann
餐7.jpg - Peter Lehmann
晚宴2.jpg - Peter Lehmann
晚宴3.jpg - Peter Lehmann
晚宴4.jpg - Peter Lehman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大(阿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